“飛行檢查”是指監督管理部門(如市場監管局、藥監局、疾控、或認證認可部門)對檢測/檢驗/校準實驗室、檢測機構實施的不預先通知的突然現場檢查。目的是全面了解機構的實際運行與管理狀態,規范檢驗檢測服務,防范和查處違規行為。飛行檢查既查“硬件”,更重“軟件”;既查“合規性”,也查“真實性”。 一、飛行檢查的主要內容 以下為檢測機構飛行檢查常見的重點項目: 1. 資質能力核查 實驗室是否具備有效的CMA/CNAS等資質、能力范圍是否覆蓋實驗項目; 檢測項目是否超出認證、超范圍承接。 2. 質量管理體系運行 管理體系文件及其實施(如質量手冊、程序文件、作業指導書等); 管理評審與內部審核記錄是否及時、全面; 糾正預防措施、客戶投訴處理、風險管理等體系運行記錄。 3. 檢測原始記錄與報告 檢查抽測樣品的原始記錄、報告及數據處理過程; 原始記錄、檢驗報告是否完整、真實、可追溯,是否有篡改、偽造現象; 數據的計算、錄入、審核、簽發流程,是否有多層把關。 4. 儀器設備與環境 儀器設備的配備、日常使用、期間核查和計量校準(溯源性); 關鍵耗材、標準品、菌種管理等; 儀器運行維護記錄及期間核查; 實驗室環境(溫濕度、潔凈度、防護等)是否符合要求。 5. 人員資質與能力 檢測技術負責人、授權簽字人、分析人員的資質證件、在崗情況; 培訓、考核、上崗及記錄,是否存在“掛名”、“人員不在崗”等情況。 6. 樣品管理與過程控制 樣品接收登記、流轉、留樣、保存、廢棄處置等全流程; 樣品的唯一身份標識和追溯系統,有無錯拿串樣、混樣行為; 標準物質配置和使用的全過程。 7. 方法與標準執行 檢測方法是否執行國家現行有效標準或經過驗證/確認; 標準、方法文件的有效性管理。 8. 結果溯源性與數據安全 檢查信息化系統,防止數據造假、數據泄露、隨意修改; 實驗室信息管理系統(LIMS)運行情況,數據權限與安全措施。 9. 日常管理與違規風險 承接檢測項目是否存在虛假宣傳、不正當競爭; 數據管理、報告發放、檔案管理是否規范; 違規承接項目、虛假出具報告、利益輸送等違法行為。 10. 現場比對與盲樣考核 部分會帶盲樣、比對樣品,現場考核測試水平與一致性。 二、常見重點查處問題 超范圍檢測、借證出證、假借他人資質出報告; 偽造、篡改原始記錄或報告,數據虛假、結果先定后做; 設備未校準、超儲存期、關鍵試劑過期使用; 關鍵崗位人員不在崗、掛靠簽字等行為; 檢測方法未按標準、實驗條件隨意變更; 檢測樣品記錄、編碼、流程不一致。 三、飛行檢查的常用措施 抽查近期報告、原始記錄與樣品,或指定時間點某一批次樣品的全流程追溯; 現場提問檢測人員,考核知識熟悉程度和實操能力; 突擊現場操作(可能要求直接操作/測試演示); 查看現場實驗過程、儀器運行狀態等。 四、檢查結果后果 對于發現的共性問題、一般問題限期整改; 存在重大違規則暫停或撤銷CMA等相關資質,甚至依法追究責任; 嚴重者會因典型案例通報、列入黑名單、行業公示。
|
- 上一篇:液相色譜柱用完后如何沖洗?
- 下一篇:檢出限測定范圍解析